跳动的火苗——从一线工作成效看“应急红”党建品牌leyu建设成色

  工作服       |      2025-06-10 05:12:06

  leyu·乐鱼夏日的骄阳炙烤着河西走廊,在G312线山丹段沿线,一抹抹橙色身影如同一簇簇跳动的火苗,正以最快的速度、最足的干劲、最暖的情谊,勾勒出一幅路域环境整治的动人画卷。他们微小却炽热,平凡却坚定,在公路养护一线用汗水与行动诠释着“应急红”党建品牌的深刻内涵。

  “以快制胜”是张掖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应急红”党建品牌内涵的工作理念之一。

  5月16日应急中心接到支援山丹段路域环境整治任务。当天下午中心负责人便带领职工对兄弟单位路域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学习。17日,立即对整治路段的路域环境情况进行全线勘察,熟悉路况,做到心中有数。与此同时,拟定工作方案、分解施工计划、划分人员小组、准备工具物资、检查车辆设备、做好后勤保障,所有前期准备工作仅用了半天时间便全部完成。18日早7:00,满载着示警桶和安全标识牌的工程车已经载着七名职工驶出单位大门,先行做好安全作业区布设,7:30其余职工在另一辆中巴车上也迅速前往作业路段。作业第一天正值周末leyu,没有一个人迟到,这支平均年龄47岁的作业队,从接到任务到开展作业,以最快的速度全身心投入到支援任务中,用实际行动印证了“应急红”党建品牌的工作理念。

  “应急红”党建品牌以“特别有号召力、特别有向心力、特别有凝聚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特质为内核leyu,在路域环境整治攻坚战中以最足的干劲破局突围。

  此次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任务重、战线长,很多职工都是第一次参与这项工作缺乏实战经验。正值养护生产黄金期,7名技术骨干外派支援兄弟单位设备操作,8名信息尖兵坚守路网监测中心,多线作战的背景下,人手少成了最大的难题。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应急中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领导班子身先士卒,一线职工奋勇争先,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老党员先锋岗坚守阵地,全员上阵,全力开干,顶烈日、战高温,日均作业10小时以上。割草机、铁锹、铁耙、编织袋人手必备,尽最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中。截至目前,应急中心共累计投入人力325人次,整治路域环境15500米,修整边沟11000米,清理垃圾460余立方米,磨耗割草刀片104片。这支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红色尖兵在路域环境整治一线将“应急红”党建品牌的精神特质镌刻在攻坚克难的每一个脚印里。

  “以情感人”也是张掖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党支部“应急红”党建品牌内涵的工作理念之一leyu。

  在此次路域环境整治的作业现场,虽然烈日的骄阳晒黑了皮肤、飞扬的尘土弥漫了双眼,但总有些温情瞬间如清泉般浸润心田:“老张,你顶着日头忙活半晌了,快歇歇喝口水leyu!”“小祁,这堆荒草全是刺,快放下我来!”“王姐,捡垃圾的活儿交给你,我们年轻人整边坡!”——整治现场,这样的对话此起彼伏。先干完的小组会偷偷帮还没干完的小组加快进度,休息下的职工会主动给正在干活的职工递上水杯,老职工主动承担重活,年轻人抢着多跑几趟搬运,保障后勤的职工早早就备好冰镇西瓜、现炝浆水、家常美味。乘着歇口气的功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着暖心玩笑,汗水与笑声交织间,战友情谊在烈日下淬炼成钢。职工们动情地说:“高温下的并肩作战,让咱们的感情比兄弟还亲!”这份温暖,恰似跳动的火种,照亮了“应急红”党建品牌“以情感人”的深刻内涵:用真诚叩击真诚,以真情温暖真情,畅通一路、爱播一路、情暖一路,让每份付出都化作滋养彼此心间的甘露。

  “爱党爱国爱家乡,爱岗爱业爱人民”这是张掖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应急红”党建品牌的价值追求。

  此次路域环境整治的G312线山丹段,是张掖市境内的重要公路,连接了多个乡镇和风景名胜区,沿途既有祁连雪山与戈壁风光的自然景观,也有山丹长城遗址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这条公路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一条景观长廊,是张掖形象的窗口。在整修沿线,常常有骑行的“驴友”为这些橘色身影送上大拇指,也有过路司机纷纷鸣笛致意,遇到过往司乘人员遇到麻烦,职工们也会主动上前帮助解决。沿线烈日下,橘色的工作服虽被汗水浸透,却成了G312线上最醒目的“标线”。职工们弯腰除草的身影、棱角分明的边坡、焕然一新的路肩,构成了一道“人在路上、路在景中”的文明风景线。每当忙完了一天的劳作乘车而归,看着自己亲手整理的边坡,职工们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正如党员李守鹏所说:“我们清理的是杂草leyu,守护的是司乘眼中的诗和远方。”这些不善言辞的职工把对祖国的爱、家乡的爱默默融入了最平凡的工作中,这就是“应急红”党建品牌价值追求最好的印证。

  “无私奉献,是公路应急职业的本色”这是张掖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应急红”党建品牌内涵的显著特征之一。

  此次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中,有太多太多让人感动的故事。班子成员汪如新既是现场指挥员也是小组长还是安全员,既要操心安全还要对每天完成的任务量进行验收;张正刚是安全布设组年龄最大的老同志,却是每天第一个到岗的安全员,除了每天进行安全布设作业、收拾示警桶,他还承担着小组割草的重任,每天十多斤重的割草机一背就是几个小时,可他却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党员谢鸿既是后勤保障员也是整边坡高手,每天六点半不到就到单位,忙前跑后,检查设备、发放工具、添油加气,还要利用午休时间办理临时交代的任务,可他却从来没有计较过比别人多干了多少活;驾驶员李晓强,刚停下安全布设车就投入到了清理垃圾的行列;小组长连磊,干活从不惜力,刚放下割草机又拿起了铁锹,一个人顶两个人干;还有老党员赵建平,儿子即将高考却没有请过半天假,沉下心来把车开好、把路整好;还有赵玉忠、刘垒、曹富国、杨寅、王宝义、李天崞、张宏基、金飞、王冬梅·····每一名参与其中的职工都像一面旗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着“应急红”党建品牌的显著特征。

  路,是公路人的战场,也是情怀的载体。这一个个忙碌在一线的身影正如那一簇簇跳跃在路上的火苗,它不张扬,却能在最需要的时刻迸发光芒,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在除雪保畅的寒夜、在抢险救灾的战场、在整修路容的边坡、在服务群众的一线,以点点星火点燃信念,照亮前行的方向,也用实干与担当展示了“应急红”党建品牌的建设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