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yu·乐鱼近日,一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西藏野外考察失联”的消息如巨石投入舆论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失联学生唐庆岩,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学专业2025级博士研究生 leyu,据悉,此前已发生过几起地质学校师生野外考察失联或遇难的新闻。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一名在读博士生在西藏野外失联。
网友发布的帖子显示,失联者是一名山东籍学生,四天前在西藏野外失联。“据说是司机疲劳驾驶将车开入河内,也可能是掉下山崖,总之同行的其他三人已获救,唯独我的同学生死未卜。车子已经找到,人不在车里,但附近也没有他的行踪。”
5月27日下午,发帖网友告诉记者leyu,她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失联学生的朋友,近日才听闻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博一生唐庆岩已失联四日的消息,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不清楚。
5月27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工作人员确认,唐庆岩确实已失联。该生二月份入学后,就跟随地科院到西藏“出野外”,一行共四人,其中三人已获救,唐庆岩还在寻找中。
此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曾发生过野外考察人员失联事件。
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7月31日晚在官方微博透露,7月30日19时左右,西南石油大学5名师生在新疆阿克苏温宿县野外地质考察途中突遇泥石流灾害,4名师生不幸遇难,1名学生受伤。几日后,西南石油大学再次发布通报称,4名遇难师生遗体已全部找到。
通报称,经身份确认,遇难者分别是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老师李某某leyu,女,38岁,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与构造地质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构造变形、盐构造及活动构造;研究生黄某某,女,23岁;研究生王某,男,24岁;研究生刘某某,女,24 岁。 通报并称,受伤学生为研究生胡某,男,24岁。经治疗。胡某生命体征平稳。
2018年10月1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师贾军涛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附近进行野外勘探时失联。
11月6日,玉龙县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员证实,确已发现一名遇难者遗体,但是否是此前失联的贾老师,尚需核实。与贾老师相识的一名教授则称,地质系系主任目前已赶往丽江,陪伴家属核实身份。澎湃新闻称,11月6日下午3时31分,该校地球与科学技术学院官方微博已就贾军涛老师逝世发布悼文leyu,有学生留言“师生一场,希望贾老师走好”。
事实上,野外考察一直是一项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工作。考察区域通常在气候极端、地形复杂的地方,地质人、石油人等考察人员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克服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等诸多困难。
( 1) 出行目的:地质调查出行的目的是什么,要获取哪些信息,做哪些工作。
( 3) 工作地点:此次地质调查的地点在哪里,目的地是否存在特殊环境、地质及气候。
( 5) 起止时间:计划有几天的行程,如果有意外,可能会延长几天,大约几天返回。
( 6) 人员组合:同行者共多少人,如果是大队人马出行,有怎样的后勤保障。
( 7) 身体状况:工作人员目前的身体状况如何,在野外期间,身体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应该带上什么药品和卫生用品。
( 8) 气象情况:目的地的气象情况如何,在工作期间是否会有恶劣的天气leyu。
根据以上的思考,将所有的装备品放在一起,确定用多大的背包。最后,别忘了问自己: 救生包、钱和证件等是否齐全。
要了解工作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交通、治安、人文等情况。对于工作目的地,了解的信息越多越好。尽最大可能对天文、地理等有所了解: 河流的走向和流速,水的落差、流速以及有无险滩等;山有多高,坡度如何?有何种植被?树的种类与分布如何?温度如何,日夜温差多少?制定工作路线后,应使队部和项目人员都了解。
( 2) 认真检查交通工具(包括易损备件、千斤顶、钢丝绳、铁锹、木板、拉绳等)、生产工具、通信工具,确保性能良好,满足安全要求。
( 1) 在准备启程出发前,应当检查食品、饮用水、火柴、药物、拉绳、生产工具、安全手册、野外工作服装等必需品是否齐备妥当。
( 2) 路线是否明确,气候、身体状况如何,如有气候异常要做好预防措施。